国海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AIDC深度报告:智能算力需求兴起,把握核心环节技术迭代契机”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在全球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迎来高景气,特别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的发展趋势、技术迭代以及市场机会。报告深入分析了智能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撑,以及推理算力占比有望提升的趋势,同时详细讨论了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展望,包括数据中心的规模增长、功率密度提升、能耗需求增加等方面。报告中还涉及了数据中心供电系统、配电系统、电源系统和冷却系统等多个核心环节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动态,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洞察和投资建议。
AIDC行业正站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的新风口。随着AI大模型的升级和智算需求的提升,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全球主要云厂商资本开支的放量,预示着产业链多环节技术迭代空间广阔,行业基本面向好。AIDC向大规模、高功率密度、高耗电量三大趋势发展,全球数据中心新增装机CAGR高达40.4%。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占全球比例约为29%,仅次于美国的34%,预计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CAGR达46.2%,国内需求增速快。同时,国内本土AI芯片供应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达30%,在2025年英伟达H20芯片遭出口管制的背景下,国产算力芯片有望加速崛起。
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是确保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数据中心向模块化发展,高压柴发渗透率有望提升,高端产品产能紧缺程度有望提升。海外康明斯、卡特比勒等企业积极扩产,但受2025年中美关税问题影响,新增产能有望以海外基地为主,国内柴发市场短期供需错配有望迎涨价潮,供应链格局改善以及大缸径、高压共轨技术迭代进步,催化柴油发动机以及上游机体、燃油系统等核心环节头部企业加速国产替代。
配电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向预制模组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龙头卡位优势显著。智算中心交付需求时间普遍短于传统数据中心,预制化供配电模组有望凭借电力室面积小、交付周期短等优势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具体来看,数据中心对变压器、开关柜等可靠性、经济性要求更高,目前全球中低压变配电企业仍以外资为主,但海外变压器巨头短期存在产能瓶颈,交付周期拉长。国内配电龙头企业产品矩阵丰富,数据中心项目经验充足,有望持续拓展市场份额。
电源系统方面,功率提升为核心驱动,看好HVDC、BBU等发展。机柜外电源领域,预计2024-2028年国内AIDC铅酸电池市场空间CAGR为45%,头部企业产能扩张节奏较缓,短期有望迎供需紧平衡,开启新一轮涨价周期。中游端,伴随AIDC能量密度提升及用电量增长,高压、高效成为重要趋势,预计2028年海外/国内HVDC渗透率有望分别提升至60%/30%,2023-2028年市场空间CAGR分别达128%/100%,巴拿马电源、SST方案有望逐步落地。此外,储能系统可在数据中心中起到配合新能源接入、作为备用电源等作用,有望受益数据中心需求增长为储能各环节提供新增量。
机柜内电源领域,单机柜功率密度逐步提升至40kw以上,驱动服务器电源通过SiC、GaN替代Si基功率器件实现技术迭代,大陆电源企业后来居上,有望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深化技术竞争优势。此外,英伟达GB300将BBU、超级电容列为标配,创造新增量市场,国内电芯企业正积极拓展BBU领域布局,有望实现“α+β”双轮驱动。
冷却系统的价值量在非IT设备中占比较高,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能量消耗中的43%用于散热冷却,冷却成本高,节能潜力大,在单机柜功耗超过20kW时,风冷向液冷切换需求迫切。冷板式液冷凭借材料相容性好等优势率先实现应用,且除GPU、CPU液冷外,内存、硬盘亦具备创新性冷却方案。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更高,渗透率有望提升,其中氟化液为核心瓶颈,国产企业绿色环保技术逐步成熟,静待浸没式方案应用提升。此外,在数据中心低PUE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的磁悬浮压缩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方面,伴随AI大模型升级及智算需求提升,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全球主要云厂商资本开支有望迎来放量,产业链多环节技术迭代空间广阔,部分环节存在短期供需错配,国内龙头企业充分受益,行业基本面预计向好,首次覆盖,给予AIDC行业“推荐”评级。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国海证券发布的AIDC深度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