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高绩数据】中国大学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高绩数据


【高绩数据】近日发布了《中国大学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基于教育部2020-2024年度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合专业建设水平数据监测平台的专业诊断分析功能,系统揭示了中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报告不仅梳理了本科专业调整的历史、现状和改革路径,还全面解读了各省市和高校本科专业布局的调整趋势,深入剖析了高校专业对接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为高校管理和政策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

中国大学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的最新动态。这份报告基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政策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成为必然。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之大、频率之快、数量之多前所未有。2023年度全国高校新增1673个、撤销1670个专业点,2024年度新增1839个、撤销1428个、停招2220个专业点。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我国产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对高校教育结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持续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专业因为与市场需求脱节而遭到淘汰,而一些新兴专业则迅速崛起。近五年来,人工智能专业增设最多,超过400个,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增设数量也超过200个。这些专业的兴起,反映了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专业因为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遭到撤销。近五年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撤销最多,达到160个,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分别被撤销138个和123个。这些专业的撤销,提示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前景。

报告还指出,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要主动反映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各地区专业布局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的工学专业占比最多,充分体现出工学专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程度。同时,高校也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优化专业布局,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在专业建设方面,报告提到了“双万计划”和专业认证两个重要举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旨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而专业认证则是对特定专业或课程进行质量评估的体系,有助于高校改进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高校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窗口。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校在专业建设上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以及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专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高校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大学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高绩数据】中国大学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高绩数据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