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Robotaxi行业报告-智驾专题系列(一)》。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Robotaxi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市场潜力以及商业化前景,特别指出了行业内主要玩家的技术路线差异、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以及中国Robotaxi市场的增长潜力。报告中还详细分析了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公司的技术实力、商业化进展和未来潜力,提供了对Robotaxi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入洞见。这份报告是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了解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重要资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市场分析和公司评估,对于把握行业动态和制定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obotaxi行业迎来曙光,商业化前景可期
Robotaxi,即自动驾驶出租车,正逐渐从科幻小说走进现实生活。这份行业深度报告揭示了Robotaxi行业的技术进步、市场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为理解这一新兴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技术路线多样化,商业化进程加速
Robotaxi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多传感器融合和纯视觉方案。多数玩家,如百度、小马智行等,选择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结合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提高安全性。而特斯拉则独树一帜,采用纯视觉方案,依赖摄像头进行感知。在算法架构上,业界正逐步从模块化向端到端架构转变,以提高系统效率和响应速度。
商业化方面,Waymo和百度走在前列,累计订单超过1000万次,运营车队规模超过1000台。特别是百度的萝卜快跑,凭借其在技术和商业化上的领先地位,预计在2028年左右能实现单车UE模型的回正,这标志着Robotaxi行业商业化的曙光。
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空间达666亿美元
全球Robotaxi市场正迅速扩张。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6亿美元,2025-203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95.6%。中国市场同样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成熟、政策支持和成本下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Robotaxi的安全性得到提升,能有效减少由人为失误引发的事故。同时,中美两国政策的支持为Robotaxi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成本方面,随着无人驾驶车队规模的增长,硬件成本有望因规模效应而降低。
后发者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对于后来者而言,挑战依然存在。首先,算法迭代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据估算,从基础状态迭代到业内L4水平至少需要6年时间,累计研发投入至少约10亿元。其次,数据采集和处理费时费力。采集1000万个有价值的Clips需要大量时间,而标注这些Clips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也相当可观。
然而,后发者也拥有自己的优势。随着产业规模化,硬件成本逐步下降,这为后发者实现商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激光雷达和域控制器等关键硬件的价格正在显著下降。
重点公司分析
百度的萝卜快跑在全球Robotaxi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5年第一季度,萝卜快跑的订单量同比增长75%,达到144万次。预计到2028年,萝卜快跑的单车UE模型有望实现回正,显示出其商业化的强劲势头。
小马智行则在技术和商业化上均表现出色。其Pony.ai平台拥有成熟的L4技术,累计无人驾驶公里数超过730万公里。小马智行的Robotaxi和Robotruck业务线协同发展,有望实现商业化。
文远知行在全球超过7个城市运营着超过1200台的Robotaxi车队,累计订单量达到710万单。公司在中东等海外市场的拓展进度领先行业,展现出其全球化布局的雄心。
总结
这份报告为我们描绘了Robotaxi行业的广阔前景。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张以及政策的支持,共同推动着这一行业向前发展。尽管后发者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在硬件成本和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也为他们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重点公司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行业的活力和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Robotaxi行业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发布的Robotaxi行业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