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东方证券】二十年银行股复盘-由基本面预期和成长思维转向策略和交易思维


东方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二十年银行股复盘:由基本面预期和成长思维转向策略和交易思维”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银行业从监管宽松到严监管时代的演变,以及这一过程中标志性监管动作对银行业的影响。报告还探讨了银行股估值框架的新理解,并通过复盘2008至2022年间银行股的表现,揭示了从成长逻辑到红利策略的转变。此外,报告还提供了对未来银行股投资策略的建议,包括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和银行基本面的分析。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图表和深入的市场洞察,对于理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具有重要价值。

银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东方证券发布的这份深度报告《二十年银行股复盘:由基本面预期和成长思维转向策略和交易思维》,为我们揭示了银行业从野蛮生长到有序扩张的转变,以及银行股投资逻辑的演进。

报告指出,三个标志性的监管动作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011年城商行异地扩张收紧,2016年央行推出MPA考核,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这些监管动作逐步引导银行业走向规范和稳健。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银行业的扩张模式,也改变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评估和投资策略。

在估值框架上,报告提出了新的视角。传统的“PB-ROE”框架认为,ROE更高的银行应享有更高的市净率(PB)。但报告通过引入分红率和股息率,提出了新的估值模型,认为在股息率容忍度为3.5%的前提下,ROE在11.7%以上的银行可以匹配1倍以上的PB估值。这一新框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精细化的估值工具。

报告通过DDM模型分析了银行股上涨逻辑的转变。在2022年及之前,银行股的上涨主要由成长逻辑驱动,即ROE的提升是主要因素。但从2023年开始,红利策略成为主要驱动力,即市场更关注估值模型的分母端,也就是股息率的变化。

通过对2008年至2022年银行股的复盘,报告发现银行股整体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并在多个时间段内实现了超额收益。这些超额收益的核心驱动因素从成长转向了红利。特别是在2023年4月至今的行情中,银行股的超额收益达到了约70%,这一历史级别的行情主要由低波红利策略的有效性凸显所驱动。

报告还提出了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针对保险预定利率可能下调的情况,建议关注高股息类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渝农商行。二是看好中小银行的表现,推荐关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如果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或者财政政策低于预期,都可能对银行股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报告中的测算存在一定主观性,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股的投资。它不仅回顾了银行业的监管变迁,还分析了银行股投资逻辑的演变,并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这篇文章的灵感正是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东方证券】二十年银行股复盘-由基本面预期和成长思维转向策略和交易思维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