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近日发布了《债市流动性充裕,收益率整体下行——2024Q2债券市场分析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及利率走势,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从国际视角对比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的政府债券情况。报告中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债市流动性保持充裕,收益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同时强调了政策调整对市场融资成本和投资者行为的深远影响。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金融市场动态、宏观经济分析以及政策评估等多个方面,为理解当前债券市场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深刻的见解。
在2024年二季度,债市流动性充裕,收益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这一现象背后,是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和市场供需变化的共同作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在二季度放缓了缩表步伐,尽管面临通胀压力,但劳动力市场的缓解为降息预期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出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率先实施降息,尽管连续降息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日本央行在日元汇率大跌的背景下,并未及时采取行动,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积极盘活存量资金。
具体来看,2024年二季度,美国的CPI同比从3.4%逐步降至3.0%,核心CPI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在年内至少降息一次的预期增强。而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推动存款降息、疏通利率传导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促进了资金的流动性。
债市方面,尽管发行规模同比下降,但总发行金额和净融资额都有所上升。地方政府债的发行继续收缩,而同业存单发行量创下历史新高。国债市场成交金额与数量回归正常水平,换手率大幅提升,显示出市场活跃度。然而,债券违约现象开始向基础化工、家用电器等行业蔓延,这提醒我们对债市的风险管理不能放松。
国务院发布的“国九条”和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房地产行业提振政策,都旨在完善市场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活跃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在国际比较方面,各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各有特点。美联储通过调整国债的再投资策略,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欧洲央行则通过主要再融资操作和长期再融资操作,提供市场流动性。日本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更为多样,包括现券交易、回购协议等。而英格兰银行则通过量化宽松和量化紧缩政策,调节市场流动性。
展望未来,我国央行在三季度可能会继续通过改革措施,如借券卖出、利率走廊调整等,来维持市场稳定。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概率的加大,我国短端利率的下调空间或将打开。债市融资能力有望持续回升,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增持,也显示出国际市场对我国债市的信心。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态势仍然存在,虽然有政策的提振,但市场复苏仍需时间。此外,债券违约风险的扩散也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在这一背景下,债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它为我们提供了对2024年二季度债市的全面分析。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