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结香港基金会】发布了一份名为《香港房屋趋势导航2025》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香港房屋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是针对私人住宅、公营房屋和资助房屋的供应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并预测了未来几年的房屋落成量。报告中指出,尽管市场面临多重挑战,但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自我调节,香港的房屋供应前景依然保持稳定。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土地房屋政策的多个方面,为理解香港房屋市场的复杂性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香港房屋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私人住宅卖地减少,公營房屋建筑开支飙升,而资助房屋的角色和必要性也受到舆论审视。团结香港基金最新发布的《香港房屋趋势导航2025》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私人住宅落成量将在2025至2029年间每年平均达到17,100个单位,但这个数字将集中在2025和2026年,之后逐年下降。这背后的原因,是项目发展周期延长了33%,增加了发展风险,降低了发展商提交具竞争力标价的兴趣和意愿。报告分析了超过100幅在2011至2020年间批出并已完成发展周期的官地,发现超过一半的发展周期涉及施工前和施工后阶段,这可能与涉及不同部门的多项审批、地盘复杂性和兴建公共设施的要求有关。
公營房屋方面,预计落成量有望超出《长远房屋策略》目标约7%至31%,正步入收成期。然而,要实现在2026/27年度前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简约公屋的助力仍不可或缺。尽管公營房屋的供应前景乐观,但背后的建筑开支急剧上升问题不容忽视。预计未来四年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年度建筑开支将增加73%,而这仅反映了《长远房屋策略》十年建屋目标相关财务承担的42%。
资助房屋方面,尽管与私人住宅市场楼价重叠的范围持续扩大,但竞争仍然有限。作为中低收入家庭的置业首选,资助房屋比新建公屋能发挥更大作用,可尽快释放珍贵公營房屋资源予更有需要的申请者。然而,只有兴建更大面积的资助房屋单位,才有望促进换楼链和提升流转率。
报告的分析显示,私人住宅发展周期各阶段都出现了明显放缓,预示着落成量将逐步回落。而公營房屋落成量正在步入收成期,但要实现在2026/27年度前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简约公屋的助力仍不可或缺。资助房屋虽然市况下行令其吸引力减弱,但实际作用续存,且能加快公屋单位回收和流转速度。
香港房屋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团结香港基金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分析和深刻的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市场的现实状况,也为我们指明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团结香港基金发布的《香港房屋趋势导航2025》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