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版学会近日发布了《202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香港市民的阅读习惯、偏好及习惯,并特别关注了AI人工智能对阅读动机、习惯及态度的影响。报告指出,在电子化时代下,香港市民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步转型,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而新型图书馆和AI技术的应用对于培养阅读习惯、推广全民阅读具有重要作用。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分析和政策建议,对于理解当前阅读趋势、优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利用科技手段促进阅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香港市民的阅读习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2025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揭示了这一转型的多个维度,从传统阅读的坚守到电子阅读的兴起,再到AI技术的介入,阅读文化的面貌正被重新塑造。
首先,让我们看看传统阅读。报告显示,尽管有61%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阅读过印刷书籍,这一比例较2021年的75%有所下降,显示出电子阅读的冲击。特别是高中生群体,不足一半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阅读过印刷书籍,这一现象令人担忧。印刷书籍的阅读量中位数也从2022年的8本下降至5本,反映出阅读量的减少。在阅读内容上,超过四成的受访者偏好文学、小说和语言学习书籍,显示出人文类书籍的受欢迎程度。
然而,电子阅读的兴起不容忽视。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有电子阅读的习惯,尽管这一比例较去年略有下降。在电子阅读时间上,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每日花费1小时以上,显示出电子阅读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消费上,近三成的受访者每月花费在电子阅读上少于30元,而花费100元以上的也接近二成,反映出电子阅读的经济可行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和设计对市民的吸引力存在分歧。尽管有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公共图书馆“非常吸引”或“几吸引”,但也有四成五的受访者持负面看法。此外,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未使用政府电子书籍借阅服务,这一比例较去年有所上升,反映出电子借阅服务的推广仍需加强。
AI技术在阅读领域的应用受到关注,尤其是年轻群体。超过六成的受访高中生认为AI结合电子阅读将成为未来阅读的大趋势,但实际使用AI辅助阅读的学生不足三成。学生们最希望AI能实现即时翻译和自动生成内容概述、摘要功能,这反映出学生对AI技术在提高阅读效率上的期待。
推广全民阅读方面,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全民阅读日对推广阅读风气有帮助,而四成九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和学校在这方面最有成效。专题书籍展览和与作家名人见面或分享心得的活动最受青睐,显示出市民对于阅读活动的偏好。
报告的结论部分指出,香港市民的阅读习惯正在电子化时代下逐步转型。虽然纸质阅读仍是主流,但电子阅读的载体转移正在发生,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社交媒体和碎片化内容。新型图书馆的现代化设施和多功能设计受到认可,有潜力推动全民阅读。AI技术为阅读体验带来新机遇,尤其是在翻译、摘要和个性化推荐方面。在推广方面,嘉年华式多元活动最受欢
迎,显示创新策划对吸引广泛参与的关键作用。
针对当前的阅读趋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例如,设立学生图书券补贴,强化印刷书阅读习惯;资助出版业界为长者出版“大字版”纸本书;加快更新图书馆馆藏“老书”。在图书馆功能及环境方面,建议增设多功能图书馆环境设计,增设大型图书馆、加快传统图书馆升级转型。在电子阅读推广上,建议加强推广本地电子书平台,提升本地电子书平台功能。在AI辅助阅读方面,建议正确引导学生及家长使用AI辅助阅读,结合本地电子阅读平台与AI相结合,推广AI推荐书目提高阅读兴趣。最后,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建议举办阅读嘉年华,推动多元化书展,促进全民阅读;结合AI、VR等教育科技推广阅读文化。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5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