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近日发布了《CSA GCR C002—2025 零信任可信接口规范》报告,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应用系统与零信任安全网关、零信任代理、零信任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及数据接口规范。报告以“永不信任,始终验证”为核心理念,旨在确保应用系统与零信任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安全、可靠。这份报告不仅为应用系统开发者、零信任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网络安全评估和监管机构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还涵盖了IPv6协议支持、HTTPS和国密算法等加密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技术细节和规范要求,对理解和实施零信任架构具有重要价值。
《零信任可信接口规范》这篇文章,我们要聊的是网络安全的新趋势——零信任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永不信任,始终验证”,无论用户身处何地,都需要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这种模型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保护我们的数据不被泄露或被未授权访问。
报告指出,零信任模型包括了应用系统与零信任安全网关、零信任代理、零信任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和数据接口规范。这些规范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并且能够验证数据交换双方的身份,实施动态的访问控制和授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价值越来越高,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通信协议方面,报告强调了使用TLS 1.2或更高版本的安全协议的重要性,这是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同时,报告还提到了报文内容应采用XML或JSON格式,这样做可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和易处理性。这些技术细节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它们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网络安全。
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接口要求,比如应用系统身份鉴别接口和业务相关接口。这些接口的参数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应用系统标识、系统状态、当前时间等。这些参数的设置,是为了确保在数据交换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识别和验证各方的身份。
数据传输要求中,报告提到了数据传输的频率和延迟控制,这些都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还要求暂存身份鉴别数据,并在通信恢复后及时补报。这些要求的提出,显示了零信任模型对于数据传输连续性和完整性的重视。
异常告警机制是零信任模型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报告中提到,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必须通过异常告警接口实时上报。告警信息应包括告警类型、级别、时间戳、告警内容等关键信息。这样的机制可以帮助控制中心快速响应安全事件,减少潜在的损失。
报告中的数据接口要求非常详细,比如设备身份验证接口、访问授权清单接口和安全策略接口等。这些接口的参数设置,都是为了确保在零信任模型中,各方能够安全、有效地交换数据。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零信任模型的详细蓝图。它不仅包括了理念和基本假设,还包括了具体的技术规范和接口要求。这些内容的提出,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零信任模型,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水平。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零信任可信接口规范》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