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5年卤味品类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基于红餐大数据,综合了桌面研究、调研数据等,深入分析了卤味品类的总体概况、发展动向、消费者洞察等多个维度,综合剖析了卤味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挖掘市场切入机会。报告指出,卤味品类市场规模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消费者对卤味的需求依旧旺盛,尤其是19~35岁的年轻群体,对价格敏感,对单次人均消费20~30元的接受度最高。报告中还提出了卤味品牌面临的挑战和破局发展的关键策略,为卤味品牌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洞察。
卤味品类发展迎来新机遇与挑战
卤味,这个曾经以街头小吃形象示人的品类,如今已发展成拥有超过24万家门店的庞大市场。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2025年卤味品类发展报告,卤味品类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了1,573亿元,预计2025年将微增至1,620亿元。卤味品类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和丰富的消费场景。
卤味品类的三大细分赛道——休闲卤味、佐餐卤味和热卤,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休闲卤味以卤鸭脖、卤鸭翅等为主,佐餐卤味如夫妻肺片、窑鸡等,而热卤则以现捞现拌、热食为特色。这些卤味产品不仅在口味上有所创新,如柠檬酸辣、川香藤椒等,还在产品形式上进行了多元化尝试,如卤味与米饭、粉面等主食的结合,探索快餐化。
卤味品牌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品牌们并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他们通过加快产品上新步伐、多品类经营、跨界投资、品牌营销和国际市场拓展等策略,积极寻求业绩增长点。例如,绝味鸭脖通过旗下子公司“网聚资本”对外投资多种类型的企业,覆盖多个卤味品牌,而周黑鸭则与四川申唐产业集团合作,共同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
卤味消费者以19至35岁的人群为主,他们对价格敏感,对单次卤味人均消费20至30元的接受度最高。消费者在选择卤味时,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口味和价格/性价比。卤味品牌若能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的口味和合理的价格,将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卤味品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痛点。首先,卤味的刚需属性不强,容易被其他赛道的参与者蚕食市场份额。其次,卤味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难度较高。此外,卤味产品溢价过高,价值感不强,这也是消费者对卤味价格敏感的原因之一。
为了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卤味品牌需要拓宽消费场景,增强刚需属性;深挖地域风味,突破同质化困境;控制成本、优化定价、强化体验,提升产品价值感。通过这些措施,卤味品牌可以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卤味品类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品牌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深化场景融合和产品创新,卤味品牌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红餐产业研究院】2025年卤味品类发展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