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领星-KANTAR联合发布了《2024年海外消费者、产品与价格调研报告-探寻跨境电商新趋势》。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跨境电商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在价格竞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和品牌建设。报告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巴西等国家的消费者进行调研,提供了关于消费趋势、购买偏好和市场需求的深刻见解,旨在为中国商家的出海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和实际建议。报告中包含了对低价困局的成因、消费者购买偏好、产品品类潜力等多维度的分析,是一份内容丰富、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
跨境电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成为了许多商家争夺市场份额的常用手段。然而,这种低价策略真的能带来长久的竞争优势吗?【领星-KANTAR】2024年海外消费者、产品与价格调研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跨境电商的新趋势和应对策略。
首先,报告指出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这是因为消费者在经济不稳定时对价格更敏感,倾向于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同时,一些平台为了快速扩张市场份额,将低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此外,一些跨境电商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源头工厂直接进入跨境电商领域,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产品成本。
低价竞争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商家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投入。部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降低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过度的低价竞争还可能引发市场的无序和混乱,破坏行业的健康生态,不利于跨境电商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以在线渠道为主,占比已慢慢追上线下渠道达到50%。消费者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购买产品,如电子商务网站、品牌官网、百货公司官网、社交媒体及在线市场等。这些海外电商平台吸引了超过20%的境外消费者养成每周通过电商购物的习惯。美国、英国等国家相对领先,但法国、巴西等国家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品类方面,每位消费者平均在线购买5.73个类别的商品,其中个护、服饰和家居类目的需求旺盛,而数码产品的需求仍有增长空间。美国消费者主要在线购买宠物用品和医疗保健产品,而巴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个人护理和医疗保健产品。母婴、行李箱包、数码产品、运动户外等品类整体来看是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相对而言,家居用品、时装服饰以及个人护理的需求在未来的12个月内会减弱。然而在巴西,个人护理和时装服饰是在未来12个月有明显需求的。
报告还提到,海外消费者更偏向于来自美国的个人护理、宠物用品、来自欧洲的时装服饰、家具用品。海外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和日本产品的偏好差异不大,中国产品可以在日本产品的品类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为了打破低价困局,报告建议跨境电商卖家需要更多创新营销手段和充分利用优惠策略。14%的消费者愿意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高价格,尤其在美国市场以及年轻一代中比例更高。但是,69%的消费者寻求相同或更低价格,这意味着中国产品在溢价方面并不强大,尤其在巴西中更为明显。在同等价位下,中国跨境卖家需要投入更多努力才能打败竞品吸引境外消费者。
报告还强调了有意义(M)、差异性(D)和活跃度(S)是增强定价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有意义的差异性是最为重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产品是否满足功能需求(M)、品牌(产品)的可信度(D)和知名度(S)。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解决消费者的购买障碍和提升购买体验至关重要,包括克服无法亲自试用产品(D)、减少高昂的运费(M)和提供寻找产品的便捷性(S)。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