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与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2025)》,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微短剧在互联网数字生态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微短剧与其他领域结合形成的新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以及其在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能方面的多元释放。报告指出,微短剧已成为网民普遍消费的产品,市场规模超500亿,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展现出微短剧在新大众文艺生态中的升级和社会广泛参与的重要性。报告内容丰富,为理解微短剧的融合前景和价值创造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微短剧,这个新兴的文艺形态,正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快速崛起。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超过了500亿,用户规模达到了6.62亿,这意味着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观看过微短剧。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改变了文艺形态,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
微短剧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市场供给的全面繁荣。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用户每天看剧的时长有所增加,预计增加1小时以上的用户占比21.6%,增加半小时到1小时的用户占比32.1%。用户粘性的提升,为微短剧的传播和影响力扩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微短剧的创作主体构成多元,从网文业务公司到广告业务公司,从MCN机构到传统影视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微短剧的新路径。多个线上平台也加入了微短剧的播出渠道,包括短视频平台、搜索引擎、中长视频平台和游戏直播平台,这些平台的加入,不仅拓宽了微短剧的传播渠道,也反向培养了用户的观剧习惯。
政策的引导和全国的跟进,激活了“微短剧+”的社会热潮。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微短剧+”行动计划,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作热情,吸引了传统主流媒体、专业影视机构等入局,推动了网络文艺创作的繁荣。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推出了地方微短剧相关的创作计划、大赛及扶持政策,创新性地提出了“+”的创作方向,推动微短剧与地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结合,赋能出新。
微短剧的价值创造,不仅体现在文化层面,更体现在经济层面。IAA市场扩大,使得“微短剧+”的经济价值显著。免费模式推动微短剧进入更多大众视野,开拓用户规模,助力“微短剧+”广泛拓展影响力。同时,精品需求的跃升,使得“微短剧+”的文化价值凸显。用户对免费微短剧的偏好更为普遍,这倒逼市场增加优质供给,迫使剧方从剧本、拍摄、后期等各环节进行升级,助力实现从“次品→产品→作品→精品”的跃升。
然而,微短剧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效益仍需提升,“微短剧+”的竞合亟待优化。行业需要更为明确的分工模式,推动效率与效果提升。同时,行业也需要专业机构,通过严谨洞察总结创作规律、提炼赋能法则,以指导创作实践。
展望未来,“微短剧+”的融合前景无限。通过打造厂牌、创造IP、构建模型、打通协作、做好联动、聚合多方等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力量。同时,立足IP基础,以内容升级推高价值;立足电商平台,以生态升级创造效益;应用图像识别技术,促动用户购物消费;立足AI技术,以工具升级提升效率,这些都是“微短剧+”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短剧生态向好,惠及千行百业。内容为王,研究定向,文化立魂,乘智而行,“微短剧+”必能持续增强微短剧的内容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召唤力。向内容雕琢精品,以研究指导创作,以文化夯实根基,以人才支撑发展,在产业交融的浩瀚海域里,“微短剧+”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和“酵素”。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微短剧+”价值创造洞察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