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毕马威】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


毕马威近日发布了《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报告指出,中美贸易逆差的结构性问题、双方的关税政策以及技术限制等因素,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供应链、价格竞争力、研发和试验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贸易反制措施、监管与国际争端解决策略,以及企业如何通过市场多元化、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等策略来应对挑战。这份报告提供了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在当前复杂国际经贸环境下的深刻洞察,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行业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的宝贵信息。

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特别是在生命科学行业。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不断升温,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从2016年的-346.8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295.4亿美元,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40%降至2024年的20%,而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则从2015年的30%降至2024年的10%。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也对生命科学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科学领域,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行业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中国生物制药原料进口依赖度较高,2025年一季度生物技术进口额同比下降54.46%,关键设备如生物反应器关税增加60%,使得培养基、磁珠等耗材进口成本显著上升。尽管如此,中国通过国产替代和研发投入维持了生物技术研究的持续性。2025年5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生物技术)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4.4%,显示出国内企业正在填补供应缺口。

经贸摩擦导致投入成本上升,生命科学企业面临价格竞争力减弱、利润率下滑、研发投入受阻及国际市场份额受到影响的局面。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中国随即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84%的关税,医疗器械及诊断产品等成本显著推高,推动国内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进程。

在研发和试验方面,经贸摩擦显著抬升企业运营成本,压缩了获取关键工具和原材料的空间,迫使企业缩减预算延缓创新步伐,整体运营效率下降,进而对研发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重要研究用品加征关税,可能会影响企业获取部分高质量仪器,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具体举措,包括财政与货币政策、贸易反制措施、监管与国际争端解决、加速行业创新等。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净息差压力和配合财政政策。同时,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作为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回应。

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也积极研究应对策略,将重点从美国市场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以缓解供应链压力。2025年1-5月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出口总金额约达2,6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中国已成为印尼、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原料药供应方,药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3%,显示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美国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去风险措施,包括在中国建立业务、多元化经营和将生产迁回本土。例如,美国制药公司礼来宣布在苏州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升级产品产能,并在北京经开区成立中国医学创新中心。同时,美国和中国企业正在实施多元化策略,将业务和物流迁移至东南亚、墨西哥、非洲或东欧等低关税地区。

中美经贸摩擦对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采购成本上升、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研发投入压力等问题给行业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推动了国产替代加速、产业链韧性提升等机遇。2025年5月,中美同意暂停加征关税90天,虽然短期内缓解了局势,并提供了谈判窗口,但长期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不断演变的贸易形势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迫使中国生命科学行业调整战略。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毕马威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毕马威】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