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风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乘用车2025年度策略-自主向上加速_关注出海、智驾估值重构》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乘用车市场的未来趋势,特别强调了自主品牌在高端化、智能化和出海战略中的机遇,以及这些因素如何推动估值重构。报告指出,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加速渗透和国际市场的拓展,自主品牌有望在中高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同时出海2.0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产能出海将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乘用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其中包含了对市场格局变化、竞争态势以及投资建议的详细分析,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行业研究资料。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浪潮中,2025年的乘用车市场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天风证券发布的《乘用车2025年度策略-自主向上加速_关注出海、智驾估值重构》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未来几年内,中国乘用车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
首先,报告指出中国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市占率虽然目前较低,但随着智能化的加速渗透,有望在中高端市场加速国产替代进程。预计到2025年,随着各大车企陆续推出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智驾体验的现代际化差异将带来整车估值的重构。这一趋势类似于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的格局重塑,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投资方向。
在低端市场,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已达到75%,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0%。智驾下沉带来的产品力提升和强产品周期驱动的份额向上,为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企业带来了投资机会。这些企业在技术、产品周期布局上的优势,将助力他们在低端市场加速合资油车的国产替代。
高端市场方面,2024年自主品牌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份额约为800万辆,市占率仅31%。智驾平权和电动化加速背景下,自主产品力持续提升,合资价格向下及销量下滑带来的经销商退网,将为自主品牌加速国产替代提供机会。极氪、华为系赛力斯、北汽蓝谷、江淮、理想、小米等企业被看好。
智能化领域,高阶智驾渗透率的快速普及,有望复刻电动化浪潮下的格局和估值重构。国内L3立法逐渐明晰,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加速,开启端到端智驾&L3落地元年。比亚迪、理想、小鹏等企业在智能化领域的表现值得关注。
出海方面,2025年乘用车出口规模预计达约500万辆。面对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车企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本土化生产和关税压力减轻将带动销量和盈利能力向上。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企业在出海方面的表现值得期待。
报告还提醒我们注意风险,包括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关系变化超预期、资源品价格变动超预期、新技术兑现不及预期以及测算存在主观性等问题。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乘用车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智能化、电动化、出海战略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三大引擎。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这些趋势,关注相关企业的动态,将有助于在汽车行业的变革中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天风证券发布的《乘用车2025年度策略-自主向上加速_关注出海、智驾估值重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